環境保護稅相關知識大全
2021-05-26 17:12:36
環境保護稅將于4月1日迎來首個征稅期,環境保護費改稅后,環境保護稅由稅務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的有關規定征收管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和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負責對污染物的監測管理。
?
環境保護稅相關政策
?
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物排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主要內容如下:
?
一、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
?
二、環境保護稅的征稅對象: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所附的《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
?
三、環境保護稅的計算方法:
?
(一)應稅大氣污染物的應納稅額為污染當量數乘以具體適用稅額。
(二)應稅水污染物的應納稅額為污染當量數乘以具體適用稅額。
(三)應稅固體廢物的應納稅額為固體廢物排放量乘以具體適用稅額。
(四)應稅噪聲的應納稅額為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分貝數對應的具體適用稅額。
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以該污染物的排放量除以該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計算。每種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具體污染當量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所附的《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執行。
?
四、環境保護稅的納稅義務時間:
?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排放應稅污染物的當日。納稅人按季申報繳納的,應當自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納稅人按次申報繳納的,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
?
五、環境保護稅的納稅地點:
?
納稅人應當向應稅污染物排放地的稅務機關申報繳納環境保護稅。
?
六、環境保護稅的免稅情形:
?
(一)農業生產(不包括規模化養殖)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二)機動車、鐵路機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動污染源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三)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相應應稅污染物,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
(四)納稅人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
(五)國務院批準免稅的其他情形。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
七、環境保護稅的減稅情形:
?
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三十的,減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環境保護稅。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五十的,減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環境保護稅。
環境保護稅知識問答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5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2017年12月25日國務院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與稅法同步實施。
一、為什么要開征環境保護稅?
實行環境保護費改稅,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提高納稅人的環保意識和遵從度,強化企業的治污減排責任;有利于構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的綠色稅制體系,強化稅收調控作用,提高全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實施環境保護費改稅不是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而是為了促進環境保護,其生態意義、社會意義遠大于財政意義。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是如何引導企業治污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強化了三個政策導向:即“鼓勵清潔生產、鼓勵集中處理、鼓勵循環利用”。一是鼓勵清潔生產。根據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排放標準的程度不同,第十三條設置了兩檔減稅優惠,即納稅人排污濃度值低于規定標準30%的,減按75%征稅;納稅人排污濃度值低于規定標準50%的,減按50%征稅,以發揮稅收優惠的正向激勵作用。二是鼓勵集中處理。第四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向依法設立的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不繳納環保稅;第十二條規定,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相應應稅污染物,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暫予免征環境保護稅。三是鼓勵循環利用。第十二條規定,納稅人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暫予免征環境保護稅。
三、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有哪些?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有下列兩種情形,不屬于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不繳納相應污染物的環境保護稅:一是向依法設立的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二是在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的。
四、環境保護稅的征稅對象是什么?
環境保護稅的征稅對象包括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等四類污染物,具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所附的《環境保護稅目稅額表》、《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的規定執行。
五、環境保護稅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一)應稅大氣污染物的應納稅額為污染當量數乘以具體適用稅額。
(二)應稅水污染物的應納稅額為污染當量數乘以具體適用稅額。
(三)應稅固體廢物的應納稅額為固體廢物排放量乘以具體適用稅額。
(四)應稅噪聲的應納稅額為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分貝數對應的具體適用稅額。
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以該污染物的排放量除以該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計算。每種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具體污染當量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所附的《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執行。
應稅固體廢物的排放量為當期應稅固體廢物的產生量減去當期應稅固體廢物的貯存量、處置量、綜合利用量的余額。
六、什么是污染當量?
污染當量是指根據污染物或者污染排放活動對環境的有害程度以及處理的技術經濟性,衡量不同污染物對環境污染的綜合性指標或者計量單位。同一介質相同污染當量的不同污染物,其污染程度基本相當。
七、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的排放量和噪聲的分貝數,按照下列方法和順序計算:
(一)納稅人安裝使用符合國家規定和監測規范的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的,按照污染物自動監測數據計算;
(二)納稅人未安裝使用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的,按照監測機構出具的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的監測數據計算;
(三)因排放污染物種類多等原因不具備監測條件的,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排污系數、物料衡算方法計算;
(四)不能按照本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方法計算的,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抽樣測算的方法核定計算。
?
八、環境保護稅有哪些免稅情形?
?
環境保護稅法規定了五項暫予免稅的情形:
(一)農業生產(不包括規模化養殖)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二)機動車、鐵路機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動污染源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三)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相應應稅污染物,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
(四)納稅人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
(五)國務院批準免稅的其他情形。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
九、環境保護稅有哪些減稅情形?
?
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三十的,減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環境保護稅。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五十的,減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環境保護稅。
?
十、環境保護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和納稅地點如何確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規定,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排放應稅污染物的當日。納稅人應當向應稅污染物排放地的稅務機關申報繳納環境保護稅。
?
十一、環境保護稅的申報期限是什么?
?
環境保護稅按月計算,按季申報繳納。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繳納的,可以按次申報繳納。
納稅人按季申報繳納的,應當自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納稅人按次申報繳納的,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
納稅人申報繳納時,應當向稅務機關報送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
?
十二、大氣和污水中的全部污染物都要繳納環境保護稅嗎?
?
每一排放口或者沒有排放口的應稅大氣污染物,按照污染當量數從大到小排序,對前三項污染物征收環境保護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每一排放口的應稅水污染物,按照《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區分第一類水污染物和其他類水污染物,按照污染當量數從大到小排序,對第一類水污染物按照前五項征收環境保護稅,對其他類水污染物按照前三項征收環境保護稅。
?
十三、企業有多個污染物排放口的,如何計算繳納環境保護稅?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第八條規定,從兩個以上排放口排放應稅污染物的,對每一排放口排放的應稅污染物分別計算征收環境保護稅。企業有兩個以上污染物排放口的,應當對每個排放口分別按月計算污染物排放量,按季申報繳納稅款。
?
十四、自動監測數據、監測機構監測數據和環保部門監測數據不一致時,如何處理?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納稅人申報的污染物排放數據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交送的相關數據不一致的,按照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交送的數據確定應稅污染物的計稅依據。
?
十五、環境保護稅是在國稅繳納,還是在地稅繳納?
?
環境保護稅由地方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納稅人應該向應稅污染物排放地的主管地稅機關申報繳納。海洋工程環境保護稅向納稅人所屬的海洋石油稅務(收)管理分局申報繳納。
?
十六、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包括哪些報表?
?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表>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7號),申報表由兩部分構成,分別是《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表》和《環境保護稅基礎信息采集表》。
《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表》分為A類申報表和B類申報表。A類申報表適用于通過自動監測、監測機構監測、排污系數和物料衡算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納稅人;B類申報表適用于除A類申報之外的其他納稅人,包括按次申報納稅人、適用環境保護稅法所附的《禽畜養殖業、小型企業和第三產業水污染物當量值》表的納稅人和采用抽樣測算方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納稅人。
《環境保護稅基礎信息采集表》用于一次性采集納稅人環境保護稅的基礎信息,主要采集納稅人基本信息、主要污染物類別、應稅污染物排放口等相關信息以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計算方法。
?
十七、所有的納稅人都需要填報《環境保護稅基礎信息采集表》嗎?
?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第十條前三項方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納稅人,需要填寫《環境保護稅基礎信息采集表》;《環境保護稅基礎信息采集表》在納稅人首次申報時一次性填報,稅源信息沒有變化的,無需重復填報。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第十條第四項采用抽樣測算方法核定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納稅人,在《環境保護稅基礎信息采集表》主表“是否采用抽樣測算”項勾選“是”,無需填寫排放口信息和污染物信息。
按次申報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無需填寫《環境保護稅基礎信息采集表》。
?
十八、企業使用排污系數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如何填寫申報表?
?
使用排污系數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納稅人首次申報環境保護稅時,需要填寫《產排污系數基礎信息采集表》,申報時填報《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表(A類)》和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附表中的“排污系數計算”相應欄次。
按次申報的納稅人使用排污系數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可直接在《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表(B類)》中“特征系數”項中填寫適用的排污系數(或產污系數),并完成申報。
?
十九、按次申報的納稅人如何填寫申報表?
?
按次申報的納稅人,填寫《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表(B類)》進行申報,無需填寫《環境保護稅基礎信息采集表》。具體申報時,應填寫稅目、污染物名稱、污染當量值、計稅依據、單位稅額等欄次。
?
二十、居民平時生活中產生的污水和垃圾,需要繳納環境保護稅嗎?
?
個人不屬于稅法規定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不需要繳納環境保護稅。
?
二十一、汽車尾氣污染需要繳納環境保護稅嗎?
?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第十二條的規定,機動車、鐵路機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動污染源排放應稅污染物的,暫免征收環境保護稅。
?
二十二、醫療垃圾能否享受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的稅收優惠政策?
?
醫療廢物屬于危險廢物,不屬于生活垃圾,不能享受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的優惠政策。但危險廢物作為固體廢物的稅目,在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的,不屬于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不繳納相應污染物的環境保護稅。
?
二十三、工業園區的污水處理廠需要繳納環境保護稅嗎?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第十二條規定,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場所,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暫免征收環境保護稅。第三條規定,為工業園區、開發區等工業聚集區域內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提供污水處理服務的場所,不屬于城鄉污水集中處理場所,應當依法繳納環境保護稅。
?
二十四、如何對建筑工地和交通噪聲征收環境保護稅?
?
建筑工地和交通噪聲的監測難度比較大,征稅條件尚不成熟,未將其列入環境保護稅的征收范圍。
?
二十五、揮發性有機物是否征收環境保護稅?
?
揮發性有機物只在石油化工和包裝印刷等部分行業進行了排污費的收費試點,尚不具備全面開征環境保護稅的條件,未將其列入環境保護稅的征稅范圍。